“星”光闪耀点
01 芦淞区政府授予“见义勇为”称号
02 株洲市文明办授予“株洲好人”荣誉称号
“星”是如何炼成的?
扎根基层九年如一日,以军人本色淬炼司法初心,易文峰用党员担当书写为民情怀,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不平凡的坚守,更以见义勇为的壮举彰显新时代法院人的精神风貌。
基层深耕九年,做司法事业的“螺丝钉”
自2014年进入芦淞区法院以来,易文峰始终奋战在民事审判一线。作为书记员,他年均完成200余场庭审记录,整理归档卷宗300余册,实现“零差错”;作为矛盾化解“多面手”,他参与调解案件100余件,接待当事人时,坚持“一杯热茶、一张笑脸、一份耐心”,成功化解多起民事纠纷。
在白关法庭期间,他主动投身乡村法治建设,利用白关镇赶集乡俗,参与“田间普法课堂”,跟随法官送法到田间、到农户;在巡回审判中协助法官就地化解乡邻矛盾、土地纠纷,将问题化解于末端。
退伍不褪色,见义勇为的时代先锋
六年军旅生涯锻造了易文峰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”的政治品质,“关键时刻站得出来”的硬核品格。2023年7月,他在回家途经水塘时,突遇老人落水,且老人已漂浮水面没有动静。面对此情况,他毫不犹豫跳入池塘,凭借在部队练就的过硬体能和心理素质,成功将老人救起,并及时就医脱险。
之后,该事迹被《株洲日报》等多家媒体和传媒报道,易文峰也被株洲市委宣传部评为“株洲好人”“见义勇为先进个人”。他的行为展现了法院干警“铁肩担道义”的浩然正气,彰显了新时代法院干警“危急时刻豁得出”的精神品格。
党徽映初心,扎根群众践使命
作为一名拥有1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,易文峰将“司法为民”融入血脉。他积极参与“党员普法先锋队”,深入乡村进行《民法典》宣讲;在结对帮扶中,他自费为困难当事人购买法律书籍,积极参与困难学生的救助活动。
从军营到法庭,从案卷堆到危急现场,易文峰以忠诚、奉献、勇敢的“三重底色”,谱写了基层法院干警的动人篇章。